查看原文
其他

提问!南师校园IP,你都了解哪些?

南师新媒体团 南京师范大学 2022-06-04


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开始,

那些来自南师的印记,

就在你的人生中留下了痕迹……

那么,

这些与校园相关的文化符号,

你都了解哪些呢?

让官微菌带你一起回顾一下,

这些南师大校园IP吧!





南师绿


朴实庄重的南师绿,透露出百年学府深沉厚重的历史底蕴,又彰显着生机勃勃、青春昂扬的大学气质。


这抹沉稳的绿,浸润于南师学子学习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从来自南师的录取通知书,到校园每个路口伫立的指向标,再到学校官网的采用的主题色,南师绿是南师人的生活中最浓重的底色。





关于校标,你还应该了解……


南师校标采用了广大师生们所喜爱的南师绿,作为主色调,正中以随园校区100号楼的简化图为主体,与六朝古都南京的文化底蕴交映生辉,富有古典雅致的传统之美。简化图上下分别标有1902和NNU字样,“1902”表明了南师的创建时间,“NNU”则为学校英文名简写。图案上部配有橄榄枝和梅花图案,给人以积极奋发向上的基调,周围以中英文标识“南京师范大学”。


南师校标整体图案对称稳定,简洁明了,便于传播与制作。校标体现了古典风韵与现代设计感的统一,呈现出和谐美感,流露出百年学府的历史底蕴。





校训“正德厚生,笃学敏行”有何深意?


1.正德。“正德”二字源于《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意即端正德行。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贤嫒》)“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商君列传》)诸如此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德行在一个人各方面素质中占有首席的重要位置。好的品德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德”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中,聚集了众多的名家大师,在每一个历史时期,这些人的道德品行、思想精神无疑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气之先,他们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行影响了一辈又一辈的青年学子,使学校声誉日隆。因此,学校把“正德”二字放在了校训的最前端。


2.厚生。《尚书·大禹谟》记载大禹向舜阐述自己“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治国之道,唐初孔颖达的解释是:“厚生,谓薄征徭,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故所以养民也。”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将“厚生”作为校训。她教给学生“厚生”的涵义是:“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能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3.笃学。孔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对于“笃”字的涵意,古书上的解释颇多。《说文解字》对“笃”字的解释有两个意思:一为固也,二为厚也。《经籍纂诂》中的解释是:“厚也、信也、纯也。”《辞海》将“笃”解释为:“诚笃,忠实。”《礼记·中庸》里有这样的记载:“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归纳来看,“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因此,古人一般将“笃”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如“笃志”、“笃信”、“笃行”等等,而不常将其与治学相连。南京师范大学在校训里提出“笃学”这一说法,可谓创新。为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学品”,这就是“笃学”,究其意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做学问。早在本世纪初,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就培养了“俭朴、勤奋、诚笃”的校风,这种治学思想规范着一代代南师人。


4.敏行。孔子的《论语》中曾多次出现“敏”和“行”二字。例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敏”即敏捷,“行”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所谓“敏行”即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勇于实践,才能探索出更有效、更合理、更科学的办学模式和教育体制。南京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就一直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多项举措开创先河。今天,面对与世界接轨的机遇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又开始了向“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的迈进。“敏行”二字将鼓舞着南师人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提写校训的是书法家尉天池先生。校训中也寄托了尉老对南师学子提升品格、勤奋求知的期望。





随园校区——享誉中外的“东方最美校园”


随园校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占地面积273284平方米(409.72亩)。随园校区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所在。南京有着“龙盘虎踞”之称,“虎踞”即指清凉山,随园依清凉山而建。作为江南园林,随园始建于1706年前后,园主为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后归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1748年,袁枚购得此园,改“隋”为“随”,始命名为“随园”。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言:“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1916年,金陵女子大学开始购置随园土地,以兴建新校园。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随园成为南京师范学院的校址。目前,随园校区为南京师范大学“根之所系”的“老校区”。



随园校区有着“东方最美丽的校园”之美誉。目前的建筑,以金陵女子大学遗留下来的民国建筑为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德本康夫人主张新校园的建筑形式应为中国传统风格。1918年,美国建筑师墨菲·亨利·基拉姆担纲总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吕彦直协助设计,采用“传统复兴式”建筑风格,校园内校舍整齐对称,宫殿式建筑雕梁画栋,建筑之间回廊相连,其间的四方庭、林荫道、大草坪等设计包含着西方建筑文化元素。

 




1954年,南京师范学院建设新校舍,为继续保持金陵女子大学的仿古宫殿式大屋顶建筑风格,陈鹤琴院长专门邀请建筑学家梁思成参与设计。建筑学家童寯与梁思成为同窗,著有《随园考》,对袁枚的随园建筑设计予以历史钩沉,使得整个教学楼区域始终保持古朴协调、整齐对称的建筑风格,散发着深厚的文化气息。2006年,随园的古典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敬文图书馆——仙林校区的地标建筑



南师大敬文图书馆建成于2001年,位居校园的中轴线上,背倚青山,遥对校门,居中对称的建筑设计使其展现出大气端庄之美。顶部向两侧挑起的设计使敬文图书馆从远处看去从好似一册打开的书本。作为仙林校区最为引人注目的楼宇,敬文图书馆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地标性建筑。南师的不少文创产品,也是从敬文图书馆的设计中获取了灵感。



敬文图书馆内藏有大量书籍,以及数千个阅览座位,供师生使用。馆内还有许多电子设施,以便读者们查阅各类电子资源。这样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图书馆,无疑是南师学子日常学习的绝佳去处。




百年南师,历久弥新。从随园走到仙林,一路上铭刻下无数的文化符号,沉淀下无尽的历史回忆。愿你带上这些珍贵的记忆,奔赴充满希望的远方,去创造更多属于南师的文化印记。


你心中的南师校园IP还有哪些?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一起分享!


往期回顾
听南师人用方言官宣@祖国母亲音诗画献礼 | 赤子追梦,丹心报国
听南师齐祝: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文案 | 林姝含(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史话》整理)图片 | 罗浩楠 赵冰哲 任安 金秋婷编辑 | 丁欣悦审核 | 孔令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